词语付之东流
拼音fù zhī dōng liú
注音ㄈㄨˋ ㄓ ㄉㄨㄥ ㄌ一ㄡˊ
词性动词
基本解释
◎ 付之东流 fùzhī-dōngliú
[all one’s efforts wasted;be irrevocally lost as sth. is thrown into the eastward flowing stream;cast to the winds] 见“付诸东流”
引证解释
唐 李白 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诗:“世间行乐亦如此,古来万事东流水。”东流,指向东流入大海的江河。后因以“付之东流”或“付诸东流”比喻完全葬送或落空。 清 陈确 《丙戌年蚕谣》序:“故窶人不支,至有中道废弃者,并十一之偿付之东流矣!” 清 李渔 《比目鱼·肥遯》:“你的纱帽,既然付之东流;我这顶凤冠,也要随去做伴了。” 梁启超 《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》二:“问其所以异於彼辈者,则多藏此一片故纸於篋底而已,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,遂付诸东流。” 戈茅 《关于屈原》:“ 屈原 的爱国主张终不得达,遂愤慨悲观,怀沙投江自沉。自此,一腔热忱的爱国心,乃付诸东流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