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蹄子
拼音tí zǐ
注音ㄊ一ˊ ㄗˇ
词性名词
基本解释
◎ 蹄子 tí zi
(1) [hoof]∶保护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曲形角质覆盖物,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
(2) [leg of pork] 〈方〉∶猪蹄
(3) [wench]∶旧时骂女子的话
引证解释
亦作“蹏子”。1.牛马等的脚。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“马跑得快了,蹄子踏起的泥浆,溅在道边的蒿子上,苞米叶子和电线杆子上。”
2. 猪肘;蹄膀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三回:“ 金莲 使 绣春儿 叫将 来兴儿 来,把银子递与他,教他买一壜金华酒,一个猪首,连四隻蹄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四回:“柜臺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、海参、糟鸭、鲜鱼。”
3. 旧时对妇女的贬称。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 凤姐 听了笑道:‘我説呢,姑妈知道你二爷来了,忽剌巴儿的打发个屋里人来了!原来是你这蹄子闹鬼!’” 清 梁绍壬 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仔》:“案,仔即崽字,音宰。《水经注》云:‘孌童丱女,弱年崽子。’是其所本。至北人则以为駡詈之词,与‘羔子’、‘蹏子’等矣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四回:“他竟直闯第一座上,高声问道:‘那一个是 秦淮河 的蹄子?’”